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罗贯中笔下的曹魏五子良将与蜀汉五虎大将单挑的情节,显然并不倾向于曹魏方取得胜利。那些能够在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的刀枪下保全性命的,已经是极为幸运的事情了。在这些顶尖的猛将面前,五子良将几乎难以占得便宜。
如于禁,他唯一与马超单挑的经历,就在不到十回合的交锋中败下阵来。张辽则倾向于与东吴的对战,很少与关羽、张飞等蜀汉大将交手。至于张郃,他在与张飞、赵云单挑的四次战斗中,从未赢过一场;乐进在穰山之战中,曾尝试围攻张飞,结果却被关羽赶来救援,反被击溃。徐晃,虽精于计谋,却在徐州土山和许褚联手对付关羽时失败,随后又在襄樊之战中企图借关羽受伤的机会捡便宜,却依然没能如愿。
曹魏的五子良将虽然名声赫赫,但在曹营内的地位,顶多也只能算作二流角色。即便他们晋升为四方将军,依旧难以与夏侯惇、曹仁、夏侯渊、曹洪、曹休、曹真这些更为资深的名将相提并论。相比于他们,五子良将的武功,显然略逊一筹。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那种不顾生死的战斗意志,表现远不及典韦、许褚和庞德,也比不上夏侯惇和曹仁。马超与于禁对决时,八九回合便打败了他,而与张郃对战时,二十回合也没能取胜,但当面对拼命的曹仁时,五十回合过去仍未能获胜。张郃和徐晃联手困住了黄忠,当他们远远看到赵云策马冲来时,根本没有继续交战的勇气。
展开剩余73%关于典韦和许褚的武功高低,尚无定论。然而,相较于五子良将,许褚在与蜀汉五虎大将的交锋中,表现得要更加出色一些。除了黄忠,其他的四虎将都曾与许褚对战。虽然他未能战胜每一位蜀汉猛将,但大多数时候,许褚输得并不惨烈,甚至有时双方难以判定胜负。比如在潼关与马超的对决中,根据当时的比武规则,这场战斗可以说是平局。许褚与马超的较量,原本是可以赢的。可惜,曹操插手干预,令夏侯渊和曹洪联手夹攻,从而打乱了战局。
曹操对许褚的深情厚意由此可见,尤其在濮阳的吕布之战中,许褚在与吕布单挑时正打得火热,曹操便派典韦上场支援;而在潼关与马超的较量中,曹操又因担心许褚受伤而插手干扰。曹操的这些“关爱”反而给了西凉铁骑冲锋的机会,导致曹军最终失败。如果当时没有曹操的干扰,许褚完全有机会打败马超。马超的优势在于速度和技巧,而许褚则凭借强大的力量占据上风。战斗到了最后,技巧几乎无关紧要,许褚只需挥舞着半截长枪,马超的武器已经失去了优势。虽然马超依旧能用它抽打许褚,但许褚的长枪一旦刺中马超,后者将有生命危险。
虽然《三国演义》取材于《三国志》,但罗贯中在描写时,往往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进行了许多改动,尤其在战斗胜负上有所调整。在《三国志》中,马超并未取得许褚的胜利。罗贯中将这场战斗改写成许褚败给马超,以符合其故事的需要。但实际上,如果没有外界干扰,许褚完全有可能击败马超。
对于许褚与蜀汉五虎大将的单挑战况,若从《三国演义》的角度来看,许褚能否战胜张飞则有些争议。许多人可能会指出,许褚若未曾醉酒,张飞未必能击败他。实际上,许褚心里也很清楚,他自己在与张飞的对决中,表现并不理想。在汉中小路押运粮草时,许褚并未主动寻求与张飞交锋。纵使他在曹操面前吹嘘,但明里暗里,他显然是不愿与张飞碰面。而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我们也看到,许褚与张飞的交手,至少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。即便此时他已经“横刀纵马,带军前进”,也无法看出他有醉态。许褚打不过张飞的原因,更多是由于技不如人,而非体力问题。
许褚被张飞戳伤后基本退出了战场,而赵云则成为了曹魏猛将们的噩梦。像张郃、徐晃这些“打工者”,敢于欺负黄忠年老体弱,却不敢与赵云对抗。尽管许褚与赵云有过两次交手,每次都未落下风,这显示了他与赵云交战时的坚定信心。尤其在穰山的第二次交锋中,许褚与赵云进行了长达三十回合的对决,虽未分胜负,但许褚并未轻易示弱,而是一直与赵云力战。
若考虑到许褚与赵云的战斗结果,虽然他未必能击败赵云,但也绝非完全没有机会。在特定情况下,许褚甚至可能胜过赵云。若论与蜀汉五虎大将的单挑,许褚与黄忠、马超、赵云的战斗更为关键。黄忠的箭法需要一定的距离才能发挥优势,而与许褚的肉搏战中,黄忠的弓箭几乎没有机会施展。
综合来看,许褚与蜀汉五虎大将的单挑结果可能并非完全可以预判,但他与张飞、关羽对战时,基本败局已定。而与赵云、马超和黄忠的交手,许褚不仅有可能打平,甚至具备一线胜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恒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